当前位置: 首页信息

汕头第二中学

信息详情

现有教学班42个,学生2600多名,其中高中教学班36个。全校教职员工共145人,其中高级教师30人,一级教师48人,拥有一大批省、市优秀教师和劳动模范。师资群体结构梯队型搭配合理,教师来自全国各地,大部分是北师大、华师大等名校的毕业生。在这个优秀的团队里,多数学科的优秀教师是市、区学科带头人。学校的办学目标是:务实求真,志存高远,以人为本,为国育才;把学校建成校风好、质量优、有特色、声誉高的一流学校。

近三年来,学校学生在省、市学科比赛中多次获一、二等奖,有一人次在全国生物比赛中获奖,四人次获省游泳比赛前八名,两次获汕头市中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;一大批学生在各级各类征文、书画比赛中获奖,多名学生作文在报刊上发表。中考成绩一直保持汕头市区遥遥领先的位置,06年、07年、08年中考800分以上特尖学生占有率保持汕头大市第一名,每年仅有的两个初中毕业班保持不少于20位以上的学生考上金中。高考的本科率、上线率保持同类学校中领先的位置,本科率提升到52%,省线率连续保持70%,上线率达到90%,录取率高达98%。

利安北路的通车,海滨路西延工程的竣工,二中范围的扩大,为汕头二中重振雄风注入了新的活力,提供了新的契机,新一代二中人将携手共迎教书育人的春天。

汕头第二中学位于,汕头第二中学做到办学理念新、师德高尚、作风过硬,研究能力、对策能力、理论概括能力强。教师队伍建设: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,建设一支师德高尚、团结协作、艰苦奋斗、实施素质教育水平高、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。

早年的汕头政治、文化中心,是在老市区小公园至外马路市政府一带。我高中阶段就读的汕头二中,座落于外马路的天主堂巷(“文革”后改红星巷)。这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巷,从外马路拐入天主堂巷,巷口左侧是市委交际处,右侧是天主教主教楼。五六层高西式的主教楼,外墙盘旋着一棵三四层楼高的角花。角花终年花枝招展,紫色的花团婆娑有致,使小巷四季充满生机。这棵美丽的角花,成了老校友们几十年永远的回忆。

汕头二中前身为教会学校辰星女子中学与若瑟学校合并而成。上世纪60年代初,二中因地处市中心及办学的严谨,威望仅次于汕头一中。能进二中读书,家长和学生都感到自豪。

1961年夏天,我以高分考进汕头二中,入学后当了学习委员,第一次作文就被老师选为范文,在课堂评讲,并附带表扬了我的钢笔字写得漂亮。这一附带的表扬,使我加倍努力,终拥有一手令我自信的钢笔字。及后,我发现不少任课老师的板书了得。他们的板书,有的神采飞扬,有的书写工整得让学生惊叹。事后同学们才知道,教几何的高承光(高煜)老师、教语文的沈吟老师、教英语的林中鸿老师以及教导处的王维湘老师,都是汕头市知名的作家和书画家。这些老师,尽管在政治上受尽委屈,但对学生却是倾其所有。除了所任学科的教学,还不忘指点同学们正确的握笔姿势、字划结构,培养我们对书写的兴趣,使我班在校际书法、墙报比赛中经常获奖;同班同学中后来还出现了几位知名的书画家。

当时的二中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,定期举行全校墙报比赛就是一个例子。每个班都倾其聪明才智,展示自己的水平。当时外马路人民银行拐角处,有一个很受市民喜爱的银行画廊。为了出好墙报,几个班干还到画廊探个究竟。回来后,仿照画廊的方法,用稀释的胶水和上立德粉,给报纸打上粉底,晾干后,再根据版面的安排,用各种水彩色,在洁白的报纸抄上经过精心挑选的同学们的习作;再画上各种插画,然后用画钉一张一张拼在教室门口的墙上。至此,一幅五颜六色,充满校园情趣,面积达12平方米的墙报惊艳校园,博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一片喝彩声,在全校墙报的评比中获得了甲等奖,也让使我这个“主编”初尝成功的喜悦,我们班因此产生了一群喜欢研习书画的同学。

上面提起的人民银行画廊,当时以其风格清新,书画水平高,在汕头市民中有一定影响力,主持人是知名的书法家周只先生。有了学校墙报的操作经验,我和班里一位吴姓同学有了向银行画廊投稿的冲动。我们抓住画廊宣传增产节约这个主题,选取了当时语文文言文课材“王冕学画”作为投稿的选材。先由我把原文改写成四段现代文,再由吴姓同学根据段意画成四幅国画,郑重其事封好后投稿银行画廊。不久,我俩接到采用稿件的通知。画廊刊出我们的作品后,每天放学,记不清多少次走向外马路银行画廊,观赏自己的作品。及后收到寄来的稿酬5元4角,这个数目,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,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,在学生仔的眼中,更是一个耀眼的数字。二中巷口斜对面的新华电影院,当时的票价分别是前座6分、后座7分、楼座8分。我俩请几位同学狂看了《静静的顿河》、《复活》等几部苏联电影。

那个年代,学校鼓励学生观察生活,勤于实践,类似现在的第二课堂。我联想到人民广场阴暗处有聚赌现象,顿时激发了创作冲动,一连数天放学后前往广场树荫下观察,并写成了自鸣得意的《广场聚赌记实》习作,交语文老师点评。隔天,语文老师林楠神秘兮兮地把我叫进他的单身宿舍,满脸严肃地对我说:这叫“暴露文学”,以后不能再写。看着疑惑、委屈的我,老师以不容置疑的态度,要求我立即撕毁原文。几年之后,经历了“文革”,方知老师用心之良苦。

学校的办学目标是:务实求真,志存高远,以人为本,为国育才;把学校建成校风好、质量优、有特色、声誉高的一流学校。学校原校舍建于四十年代,教学设备也较落后。为改善办学条件,汕头二中的旅泰校友、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先生热心捐款,支持汕头市和升平区政府重建汕头二中教学大楼,并配套充实大批教学实验设备。其中理化生实验室、语音室、电脑室、音乐室、美术室、多功能综合电化教室、多媒体制作室以及图书馆等设备都基本达到规范要求。[1]

走出中学校门几十年了,家也搬至东区了,每当偶尔路经二中巷口,我仍会投去深情的一瞥,由衷地感念母校,感念教育我的老师。

友情提示
此页是<汕头第二中学>的介绍页面,并非官方站点,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信息资料
信息名称: 汕头第二中学
信息栏目: 信息简介 联系方式
网页版本: 手机版 电脑版
推荐信息
最新信息
 
热门信息